«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當代思潮 » 改變命運
弘易轉載:陳亦純 秘密21(六十五)第十五法則 4-3 了凡四訓翻譯
甚麼是偏善?甚麼又是正善?

明朝呂文懿公剛辭宰相告老返鄉時,舉國上下對他敬重如泰山,高仰如北斗。但有一天一個鄉民醉後卻跑到他家門前去辱罵他。呂公一點也不理睬,告訴僕人說:「那人喝醉了,把門關好,不要與他計較。」過了一年後,該醉漢犯下了重罪被判死刑。呂公很後悔的說:「要是當時我稍和他計較,送官府小懲一番,則小懲足以令他警惕。但我因心存仁厚,卻想不到因此讓他愈來愈膽大妄為而害了他。」這是一個存善心卻遺惡的實例。

也有一個以惡的手段去作善的例子。某地大荒,暴民公然白晝搶糧。一富家稟告官府,但官府卻不理會。於是暴民有恃無恐,大亂旋有爆發的可能。富家無可奈何,只好私自懲治暴民,暴民因而有所畏懼,鄉里才算平靜下來。

大家都知道善是正的、惡是偏的,但若因存善而患惡則是正中偏。苦以惡行去做善事則為偏中正。此道理不可不知。

善有半滿又該如何解釋呢?

易經上有說:「不積善,就不能成名。惡要不是積得很多,也不會招致殺身之禍。」書經上也說:「紂王的罪行已像銅錢穿滿了一整串般的無一點縫隙了。」這也就是說假如把東西存進容器裏,努力存放的話,很快就會積滿。懈怠不力則永遠不足,這是半善滿善的一個說法。

從前有一個女子到廟裏進香,想布施卻沒有錢,身上找遍了才找出了兩文錢,然而這兩文錢捐獻後,廟裏的高僧卻親為誦經懺悔祈福。日後時來運轉,該女子當了官妃,攜了數千金來廟施捨。可是此次高僧卻只派了徒弟替她作法事而已。她很不解的問:「以前,我只捐了兩文錢您就親自為我作法回向,今天我布施了數千金,您卻叫了別人代勞,這是什麼原故呢?」高僧說:「以前錢雖少但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報德惠,今天財物雖多,但心意並不若以前真切,因此有人代勞即可矣。」

這就是視心力所為,千金為半,二文為滿的道理。

相傳鍾離大仙因呂祖洞賓欲濟世度人而要將點鐵成金之術授於他,但呂洞賓卻問道:「變成黃金後還會還原嗎?」大仙說:「五百年後才會還原。」呂洞賓說:「這樣豈不害了五百年後持有的人嗎?這種法術我不學了。」大仙說:「要成為神仙須先積三千功德。就你這一句話,三千功德已算圓滿了。」

為善不著善念,不管做甚麼善事也能成功。心若著於善念、福報,則雖終身行善也不過只有半善而已。

以財物濟人,能做到內看不到佈施的我,外見不到接受的人,中不見布施的錢財。這才稱得上是佛經裏所謂的「三輪體空」,人我物三者皆不執著之功夫。要是一心清淨,縱然斗米之微也可種無涯之福,一文也可消千劫之罪。倘此心念念不忘為善之報,那麼就算是黃金萬兩也無法令福份圓滿了。


上一篇:弘易轉載:陳亦純 秘密21(六十六)第十五法則 4-4 演申
下一篇:弘易轉載:陳亦純 秘密21(六十四)第十五法則 4-2 了凡四訓原文+注釋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4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