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繁體中文
相关资源
前人智慧
易经经典
风水经典
其他经典
易经典籍连载
当代佛学节选
当代思潮
改变命运
献给旅行者们365日
人生的真理
网路资源
好文转载
风水转载
易经转载
修身养性
佛法知识
友情连结
民间信仰
流年理论
常用祭祀仪轨
公司简介 大师简介 服务项目 大师专栏 客户实例 相关资源 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网路资源 » 好文转载
弘易转载(六)∶人类无法抗拒的十种心理 5-4
弘易转载(六)∶人类无法抗拒的十种心理5-4

(七)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後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於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麽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後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於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麽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八)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著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影,是关於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影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於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於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於修改他们对於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资料库,在个体之间是共用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上一篇:弘易转载(七)∶人类无法抗拒的十种心理 5-5
下一篇:弘易转载(五)∶人类无法抗拒的十种心理 5-3
<回分类页>

Copyright © 2025 台湾弘易堂-科学风水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