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網路資源 » 易經轉載
易經雜談(四):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與《易經》
易經雜談(四):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與《易經》

物理學家牛頓(1642-1727)以力學三大定律聞名於世。他的名字,以及他發明的物理力學公式,在中國只要念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無人不曉,在人們的心目中,他是科學的化身,而恰恰就是這位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對於自己發明的力學規律,始終解釋不了行星繞日運動的第一推動力問題。於是,他晚年的時候,只能違心地把行星繞日運動的第一推動力說成是上帝給的力。

從現代物理學時空觀念的發展來看,牛頓的絕對時空是想像的非真實的慣性時空,所以無法解釋行星繞日運動的第一推動力。

1972年10月2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李政道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中說:“牛頓力學已被量子力學代替了,在量子力學中有條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測不准定律’。這條定律說明我們永遠測不准一切,任何物體假如我們能完全測定它在任何一刻時間的位置,那在同一時間,它的動量(即品質乘速度)就無法能固定。對普通一般物體來說,動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那也就無法完全預定這物體將來的路線了。從哲學上講,‘測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頗有符合之處,所以近代物理學有些看法,與中國太極和陰陽二元學說有相似的地方。”

遺憾的是,假如當時牛頓在研究物理力學時,同時研究東方《易經》,也許這位天才的物理學家帶給人類的貢獻將更加輝煌更加偉大。

愛因斯坦(1890-1955年)。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相對論的發時者,在他的下半生曾經耗盡心血試圖解決統一場論的課題,但一直到他逝世以前,並沒有解決,含恨而去。

這個課題起源于法國著名科學家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他曾幻想:“如果有一種智慧能瞭解在一定時刻支配自然界的所有的力,瞭解組成它的實體各自的位置,如果它還偉大到足以分析所有這些事物,它就能用一個單獨的公式概括出宇宙萬物的運動,從最大的天體到最小的原子,都毫無例外,而且對於未來,就象對於過去那樣,能一目了然。”(《愛因斯坦對二十世紀下半期物理學的影響》)

追求宇宙的簡單性、統一場棗最終極的、也是最極至的“美”,成了拉普拉斯、愛因斯坦這些偉大未竟的科學遺願。

當今,有人研究發現中國幾千年以前的太極八卦圖,竟是人們苦苦的追尋的宇宙統一模式圖、宇宙統一式圖、宇宙統一方程式!

目前,中國的科學家以《易經》為基礎,完成了“宇宙物質成因學”。發明者是在破識了伏羲古太極圖,完成了拉普拉斯一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提出的嶄新的科學系列理論。這一突破,將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自然科學理論的基礎,對當今世界一系列科學觀念進行一次總體上的大清理和根本性的大改造。

美籍華人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念過《易經》,對於世界萬事萬物互相聯繫變化的觀點,陰、陽互變的原理,陰、陽互根等問題,在他的腦海中比較透徹分明,64卦的變化(如否極泰來)啟發他後來與李政道一起打破了宇稱守恆定律,而發明了弱相互作用條件下的宇稱不守恆定律。

量子初學的創始人玻爾選擇太極圖作為他的爵士徽章不是偶然的。量子力學有一條“測不准的原理”,李政道指出,這個原理與《易經》和老子學說有相近似的的地方。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在學習《易經》以後,對奇偶性不滅定律也產生了懷疑。


上一篇:易經雜談(五):世界大哲學家黑格爾評《易經》
下一篇:易經雜談(三):《周易》故鄉奇景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4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