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網路資源 » 修身養性
弘易轉載:【修行】成大事者不糾結
弘易轉載:【修行】成大事者不糾結
 
成大事者不糾結
 
曾國藩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這樣一個站在曆史興衰節點上的人物,他的方方面面,都值得去挖掘探討。
 
破糾結最好的法門:專注于當下
 
我想通過《戰天京》這本書裏描述的故事,還有曾國藩這個人,來破解一個話題:兩難中的糾結。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兩難。舉個例子,有朋友找你借錢,你舍不得,可是又怕得罪他,這不就糾結了嗎?在這種情況下,仔細分析一下你糾結的具體事情,馬上就能捕捉到原因——你是把未來可能發生的兩個矛盾的結果,放在了現在。其實,只要你往前走,你會發現根本沒有矛盾。這話怎麽理解?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個朋友在網上問我,說最近與一個女孩網戀,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他要是跟女孩在一起,就是對父母不孝;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又斷送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所以很糾結,這該怎麽辦?
 
我說很簡單,該愛這個女孩你就去愛,該結婚就結婚;同時,該孝順父母,你就孝順父母,哪有父母會一輩子記恨子女的?只是你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調到了現在,所以才讓它産生了矛盾。
 
因此,專注于當下,就是破糾結最好的法門。
 
我自己為人處世其實就是這樣。我這個人有點直,說得不好聽一點兒,就是個二杆子。二杆子一定不好嗎?不見得。比如說遇到事情的時候,我該發火就發火,然後該跟別人好就跟別人好。時間一長,別人就知道我是這樣的性格,誰也不會把我當壞人來看,會覺得我具有很大的確定性,跟我交往的時候不需要玩什麽心眼,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這套心法我是從哪兒學來的呢?我是通過觀察我一個同學認識到的。我這個同學在一個很大的機構裏工作,那裏面人際關系非常複雜。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他的政治敏感度幾乎為零,我總說他“政商”為零。
 
他對很多人的陰謀詭計完全無感,看見就跟沒看見一樣。但是他專注于自己的業務,在業務上非常棒。這樣一個人,最後反而成了那個環境裏面的最後贏家,現在官還當得挺大。
 
從他的身上,我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為人處世切忌“目光遠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該辦的事辦好。這樣所有的矛盾,都會在你往前走的過程當中自然化解掉。
 
一個“誠”字走天下
 
曾國藩用的其實也是這樣一套心法。有個字在古代儒家的修身當中非常重要,就是誠懇的“誠”字。李鴻章在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就說我的老師曾國藩,教我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誠”字,這真的是讓我受益無窮。
 
曾國藩曾經問李鴻章:“你跟外國人打交道,打算用什麽方法?”李鴻章說:“我跟他們打痞子腔,跟他們耍無賴。”曾國藩說:“不好,你要跟他們用一個‘誠’字,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是人,人都講道理。只要你用一個‘誠’字,該怎樣就怎樣,對方就不會欺負你;即使他欺負你,那也只是實力差距帶來的正常結果,總比你耍無賴、使巧計,最後吃一個大大的暗虧要好得多,對誰我們都應該秉承一個‘誠’字。”
 
在人際關系的處理過程當中,經常就是這樣的。《戰天京》這本書裏還寫到一個例子——同治九年(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贻遇刺,這就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刺馬案。慈禧懷疑是曾國藩和他的湘軍幹的,于是把他叫來,陰陽怪氣地問:“此事甚奇呀!”曾國藩回答得非常簡單:“我也覺得此事甚奇。”一個字也不多說,完全不跟老佛爺辯解。老佛爺拿他一點兒招都沒有。
 
另外一個例子,朝廷要封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一個官,曾國荃嫌小,就打算撂挑子,給朝廷上了一個表章,要求再給自己降級。曾國藩勸他不要這樣,說慈禧、恭親王奕?都是明白人,千萬不要跟老中醫玩偏方。何必呢?跟明白人不要幹這種事。
 
再比如說,左宗棠經常在背後給曾國藩捅刀子,曾國藩的處理方式也非常簡單,該解釋這件事就解釋這件事,過後我全當沒發生過;該幫你左宗棠的時候,我還是要幫你。
 
這就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准則,這也就說回到了我前面講的那個貶義詞:鼠目寸光。我就處理眼下這一件事,處理好了,不考慮周邊的第二層、第三層博弈關系,這反而是在亂局中、變局中最最聰明的方法。
 
有一則禅宗故事:
 
有個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你年輕的時候都幹些什麽呀?”
 
師父說:“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飯。”
 
小和尚問:“那你得道開悟之後,你都幹些什麽呀?”
 
師父說:“我還是挑水、砍柴、做飯。”
 
小和尚問:“那有什麽區別呢?你活了一輩子也沒什麽進步啊?”
 
老和尚說:“不對,有進步。我年輕的時候是砍柴的時候想著挑水,挑水的時候想著做飯。現在呢,我開悟了,我現在砍柴的時候就砍柴,挑水的時候就挑水,做飯的時候就做飯。”
 
人的境界差距就是這麽一點兒。我們如果在地上畫一道半米寬、5米長的通道,你走過去完全沒有問題。可是如果這條通道兩旁是懸崖,你還能走過去嗎?你就會肝兒顫。
 
為什麽會肝兒顫?因為你會想到未來,向左一步會掉下去,向右一步也會掉下去。其實是你想多了,如果你沒想兩邊,半米的寬度足夠你走很長的距離,完全不會掉下去。
 
為什麽有的人做事那麽順呢?往往就是他專注于當下,沒想太多。
 
最後,我再給大家講兩句我聽來的話。
 
第一句,仍然來自于曾國藩:“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這就是說,未來發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讓它雜亂,要做什麽就專心做什麽;當這件事情過去了,我絕不留戀它。
 
第二句,來自于我師兄劉春,就是微博上非常著名的劉春。他曾經也在一個人際關系非常複雜的大機構中工作,我就問他怎麽處理這些複雜的關系。當時劉春師兄跟我講了十六個字的箴言,我一直記到了今天。哪十六個字?“不問是非,埋頭業務,屁股幹淨,盡力協調。”
 
如果一個人真能做到這一點,不管他處于什麽樣的處境,幹什麽樣的工作,即使做不出像曾國藩那樣的事業,我想他的人生也一定會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弘易轉載:【習氣】破壞免疫力的10大魔鬼
下一篇:弘易轉載:【修行】清朝末年,一個名滿天下的乞丐!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4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