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简体中文
相關資源
前人智慧
易經經典
風水經典
其他經典
易經典籍連載
當代佛學節選
當代思潮
改變命運
獻給旅行者們365日
人生的真理
網路資源
好文轉載
風水轉載
易經轉載
修身養性
佛法知識
友情連結
民間信仰
流年理論
常用祭祀儀軌
公司簡介   大師簡介   服務項目   大師專欄   客戶實例   相關資源   最新消息   聯繫我們


網路資源 » 修身養性
弘易轉載:【見識】李開複:曆經死亡後我修的七個學分
弘易轉載:【見識】李開複:曆經死亡後我修的七個學分
 
李開複:曆經死亡後我修的七個學分
 
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然而,當面臨死亡,面臨癌症的時候,我心中閃過的每一個思念都和工作沒有絲毫關系。有一位護士看了很多病人,得到的最大結論是什麽?大部分的臨終病人最大遺憾是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有足夠的時間在一起,而不是後悔自己事業沒有達到巅峰。這樣一個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臨死才要想到嗎?
 
人在世俗裏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這個世界裏面,而面對死亡我們反而可能得到頓悟,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死亡成為了生命裏一個無形好友,提醒著我們,好好活,不是只渡過每個日子,不是追求一個現實名利和目標。
 
我在養病期間,一共拿到了7個學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學分,健康無價。我平時的生活,熱愛美食,不愛睡覺,每天晚上回來急回郵箱。真正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失去了健康就是什麽都沒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樣的。很多人說,你養生就沒有事業了,就去過慢日子吧。其實不是這樣的,不是說要放棄一切來維護健康。我們的健康簡單來說包括睡眠、壓力、運動、飲食這四點。如果四點可以達到及格,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有時間工作。一個禮拜用掉4個小時拿去維護你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這樣幾乎來不及才知道學會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學分,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理由(Ever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這一句話聽起來好像有一點勵志雞湯的感覺,仔細想想非常哲理。世界玄妙,我們只了解萬分之一,也許每一件事情發生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該多多地去思考,當一件事情發生了以後,是不是有什麽正面的啓示或者正面的力量?如果發生了一個災難,我們不要當成一個果,而是當作一個因。當作一個因,任何災難都可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所以,也許我們生病了,是讓我們能夠學會活得更健康,也許我們無助的時候是讓我們學會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情,也許面臨死亡才能真的教會我們去分辨:什麽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個學分,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一直到面對死亡我才發現,對于家人給我無私的愛,我當年是多麽的冷漠。雖然我告訴朋友,我一放假就是陪著我的母親。事實上,公司給我4周假,我就休一周,陪母親5天以後,我認為任務完成了,我認為我回報她了。但是,一直到她失憶以後,一直到我自己面臨死亡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是多麽的冷漠,多麽敷衍地表達了人們口中的“孝順”。
 
我覺得真正的感恩應該分三個層次。最基本的層次是別人對你好,你感覺到了。第二個層次是別人對你好,你要回報他。第三個層次,別人對你好,你主動不要求回報,付出你的關懷和愛,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我覺得有一句話現在特別有意義: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我們應該珍惜在人生當中的緣分和愛。所以,我在生病了以後,決定改變以前的方式,每一周陪媽媽,還要陪我的姐姐。我太太到了台灣,我花更多時間和她在一起。我女兒要考大學,我幫她做各種准備。也許我對父母的愛可能很難直接給他們回報,但是,至少對于妻子和女兒,我學會了如何感恩、如何愛、如何回報、如何直接表達。
 
 
 
第四個學分,學會生活,活在當下。我的癌症是淋巴癌第四期,有一段時間我認為生命不長了。如果生命只有100天了,該怎樣來度過呢?我的結論就是要和親人們度過特別難忘的時光,吃我們愛吃的東西,做我們愛做的事情。我希望活的時候能夠全心全意,而不只是不停地去想我的公司。稍微慢下來,活在當下,才能夠體驗到這些美好,才能夠感覺自己不會白活了。一種美食、一瓶最愛的酒、遇見最漂亮的衣服,不要說什麽將來再慢慢去享用。希望我們都是活在當下,不只是最後的100天這樣活下去,一定會非常圓滿。
 
第五個學分,避免一些誘惑。作為一個書香子弟,我從小父親就告訴我不要那麽愛錢。他留給我10個字: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其實我們做好事,沒有任何必要留名。除了孔子以外,有多少偉大的人被世界記下來?我相信在座各位,再過50年沒有人會被記下來。糾結這樣的事情有什麽好處?
 
生病前的幾年,越來越多人把我當作一個導師。我一方面是出于善心幫助年輕人,但是不可避免,我每天的追求還是希望有更大的名望。我與星雲大師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告訴我說,其實人是經不住誘惑的,你告訴自己追求理想,你是追求更多的名。雖然我認為,我一直給年輕人建議沒有錯,但是如果特別機械化地來追求效率,衡量每一天的結果,會讓我們變成冷漠無情。所以,過度追求名聲讓我的中心軸偏離了。
 
 第六個學分,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當你的目的是追求每一件事情有最大化影響力,你一定想認識更多有創意的人、聰明人、成功人,把自己朋友圈都變成最頂尖人士。但這樣就喪失了非常重要的一點:人人是平等的。
 
我得了癌症發的第一條微博是: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等我慢慢覺醒以後,任何事物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世界的奧妙是不容我們這些渺小的人類來評估的。我們憑什麽說這個人是普通人,這個人不怎麽樣,這個企業不會成功,這個創業者不行?只要時間允許,我會和一些普通網友交流,哪怕從來不認識,哪怕他們並沒有特別光輝的履曆。不要吝啬給別人愛的關懷。你對別人要平等,一個微笑、一個行為,都可能會幫助別人、幫助生命。
 
第七個學分,人生到底是為什麽?世界因你我不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個毫無疑問是你我想追求的,但是我們太狂妄了,總想改變世界。其實,人非常渺小,憑什麽能這樣狂妄呢?每天拼命要改變世界那也是充滿壓力的。我們有緣認識周圍的人,好好體驗人生,做事問心無愧,憑著良心,對人真誠,不要改變別人,只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學習、成長,那就足夠了。如果每一個人都是這麽做,世界就會變得更好。我過去的人生哲學是人生只有一次,要分秒必爭,講究效率,做最好的自己。現在,我認為是讓自己怎麽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成為一個更完善的人。
 
我經過了這7個學分,7個教訓。我今天認為,我們應該保持初學者心態,對于世界有兒童般好奇心,好好體驗人生;讓自己每一天都比以前更進一步;不要強求改變世界,做事問心無愧;多感恩和愛,對人真誠平等,這樣就足夠了。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如此,世界就會更美好。


上一篇:弘易轉載:【習氣】忍辱不辯、寡言不爭
下一篇:弘易轉載:【習氣】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回分類頁>

Copyright © 2025 台灣弘易堂-科學風水設計 All Rights Reserved.